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在线成语解释 在线成语解释

讲和通好的意思是什么_讲和通好造句子

佚名 2024-05-10 人已围观

简介讲和通好的意思是什么_讲和通好造句子作为一名AI机器人,我可以提供与讲和通好的意思是什么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建议,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1.沟通与人际交往是什么2.和同尘光怎么组成成语?3.通透是什么意思4.如何更好的与人沟通交流5.并不的文言文阅读答案6.别人回答行和好的意思沟通与

讲和通好的意思是什么_讲和通好造句子

       作为一名AI机器人,我可以提供与讲和通好的意思是什么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建议,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1.沟通与人际交往是什么

2.和同尘光怎么组成成语?

3.通透是什么意思

4.如何更好的与人沟通交流

5.并不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6.别人回答行和好的意思

讲和通好的意思是什么_讲和通好造句子

沟通与人际交往是什么

        沟通与人际交往是什么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是指人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一定的联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指个体所形成的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心理行为,也就是特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联系;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由于血缘、地域、情感、工作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形成的社会联系。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了解和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是非常必要,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来自于他的知识与专来技能,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在事业和生活中有所成就,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而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难成大事。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和品质

        1.按照人际关系的实用性标准,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状态:

        ①理想状态。②互补状态。③互利状态。④障碍状态。⑤冲突状态。⑥封闭状态。

        反映人际关系的质量,还常常用人际关系的品质来进行研究。

        ①人际关系的稳定度。②人际关系的密切度。③人际关系的灵活度。

        (二)人际吸引

        人际交往是建立在满足交往双方某些需要的基础之上的。

        1.外表吸引。2.品质吸引。3.能力吸引。4.邻近吸引。5.熟识吸引。6.相似吸引。7.互补吸引

        二、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与信息沟通密切相关,信息沟通的不同深度决定了人际关系发展的不同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之上的,沟通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一)人际沟通的特点

        1.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相。

        2.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3.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

        4.沟通双方要有相通的沟通能力。

        (二)人际沟通的本质

        人际沟通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心理沟通,是一种受多种心理作用和影响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由于人际沟通行为是受特定沟通动机支配,并且涉及人际间意见和情感的交流,因此,对于人际沟通而言,研究沟通动机、意见沟通和情感沟通具有重大的意义。

        (1)沟通动机

        ①归属动机。②实用动机。③探索动机。

        2.意见沟通

        意见沟通和信息沟通是有关系的,因为广义上理解的意见沟通就是一种信息沟通。但是,意见沟通和信息沟通又有很大的不同。信息是已经或将要发生的情况,是客观存在;而意见则是人们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是主观认识。如果把信息沟通界定为消息和情况的沟通,那么,意见沟通可以界定为主观看法方面的沟通。

        意见沟通有四个基本的环节:①从意见不通到意见互通;②从意见互通到意见分歧;③从意见分歧到意见冲突;④从意见冲突到意见调停。

        3.情感沟通

        人人都有感情上的需要,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正常的、正当的感情,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予以满足;对消极的、不正常的感情应该予以引导和矫正。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感情沟通的基础之上,并包含在感情沟通之间。重视与分众的感情沟通,重视与他人的感情沟通,才能使公共关系活动顺利开展,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进行情感沟通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

        第一,体察心境,及时沟通

        第二,满足情感,利于沟通

        (三)人际沟通的特殊性障碍

        在人际沟通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所谓?完全特殊?,是指这种障碍不是由于信息通道的失真或编码、译码上的错误,而是由社会、文化或心理因素造成的。

        1.语言障碍

        2.习俗障碍

        (1)不同的礼节习俗带来的误解

        (2)不同的审美习俗带来的冲突

        (3)不同的时空习惯带来的麻烦

        3.观念障碍

        (1)封闭观念排斥沟通

        (2)僵化观念窒息沟通

        (3)极端观念破坏沟通

        4.角争障碍

        5.个性障碍

        6.心理障碍

        (1)认知不当导致沟通障碍

        ①首因效应。②近因效应。③晕轮效应。④定势效应。⑤刻板效应。

        (2)情感失按导致沟通障碍

        人总是带着某种情感状态参加沟通活动的。在某些情感状态下,人们容易吸收外界的信息,而在另一些情感态下,信息应很难输送进去,如果不能有效地驾驭情感,就会有碍正常的沟通。

        (3)态度欠妥导致沟通障碍

        态度是人对某种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除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外,态度还包括行为成分。凡以恰当的认知、健康的情感支配行为的心理倾向,就是科学的态度;反之,则是非科学的不端正的态度。态度不正确,则难以取得理想的沟通效果。例如,迷信权威会带来沟通判断失误;爱面子也会造成判断失误。

        (四)人际沟通技巧

        1.人际沟通中的?自我暴露?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到相互了解,而要做到相互了解,首要的条件是双方的?自我暴露?。

        2.构筑自己的?关系网?

        (1)加强自我的修养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②重视个性锻炼。③正确地评价自己。

        (2)善于与人相处

        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②聪明而不流于圆滑。③勇敢而不失于鲁莽。④豪爽而不落于粗俗。⑤热情而不趋于虚伪。

        (3)重视感情投资

        ①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肯定和赞扬别人,是感情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途径。

        ②热情地关怀他人,将真挚的感情注入人的心灵之中,这是感情投资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通过关心人来改善人际关系,已经受到西方企业界的重视,应用于企业管理。

        (4)善于牺牲自我利益

        善于牺牲自我利益是人们自我修养的一种高超境界,一般很难达到。为了能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方面加强锻炼是必要的。

        ①善于牺牲自我利益,表现为不斤斤计较人个得失,在必要的时候要敢于许诺自己的利益。

        ②给人以宣泄怨愤的机会,包括对自己的怨恨,这是一种博大的气度和胸怀,也是牺牲自我的利益的表现。

        ③以长远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④多从对方的产场角度来看问题。多从对方的立场、角度考虑问题,是理解人、尊重人的重要技巧。

        (5)正确对待特殊人物

        ①正确对待下级。

        ②正确对待亲者。

        ③正确对待与自己闹对立的人。

        ④正确对待有缺点、错误的人。

        ⑤正确对待有人才的人。

        ⑥正确对待嫉妒自己的人。

        A.弱化嫉妒。B.融化嫉妒。C.淡化嫉妒。

        3.人际沟通语言技巧

        在人类的社会交往中,语言沟通是人们最广泛使用的沟通方式。有人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也有人说,?眼睛可以容纳一个美丽的世界,而嘴巴则能描绘一个精彩的世界?。可见。语言是一门综合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

        (1)委婉法

        委婉法是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储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话语,以烘托本要直说的意思。实际上,这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缓冲?法。

        委婉法可分三种类型:讳饰式、借用式和曲语式。

        (1)委婉法的特点这一:?悦?

        (2)委婉法的特点之二:?软?

        委婉是语言中的消毒剂,社会生活中的润滑剂。委婉法的主要作用有:①便于理解接受。②便于协调关系。③避免直接冲突。④避免语言粗俗。

        (2)幽默法

        一些学者设计的心理调查表明,不少人希望自己有比较多的幽默感或喜欢说自己有比较多的幽默感。

        幽默是以愉悦的方式让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的一种语言方式,是最富有喜剧性和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性的交际语言。

        心理学家凯瑟琳说过:?如果您能使一个人对你有好感,那么也就可能使你周围的每一个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都对你有好感。只要你不是到处与人握手,而是以你的友善、机智、幽默去传播你的信息,那么时空距离就会消失。?

        幽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喜庆或者欢乐的场合,制造愉悦的气氛;

        当言语交际中陷入僵持和紧张的情景时,恰当地运用幽默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气氛;

        有助于融洽人们的思想感情,缩短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

        幽默法的特点之一:?智?

        幽默法的特点之二:?乐?

        产生幽默的技法很多,如极度的夸张、反常妙喻、储蓄的反语以及对比、似人、双关、对偶等。另外,选词的俏皮、句式的奇特也能使得语言富有特殊的幽默感。

        (3)暗示法

        暗示法是通过语言、行为或其他符号把自己的意几传递给他人,并引起反应的方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4)模糊法

        模糊法是运用不确实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的方法。在模糊的运用中,语言的含义往往是比较模糊的。

        模糊法类型,一般可分为宽泛、回避、选择模糊法三种。模糊法的运用,要注意交际进的文化环境和交际语境,特别是外交场合。在社交场合用好模糊法的关键,是要准确运用模糊语言。

        4、人际沟通倾听技巧

        倾听是一门艺术

        莎士比亚说:?最完美的说话艺术不权是一味地说,还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内在声间?。

        所谓倾听,是指听话者以积极的态度,认真、专注地细心听取讲话者的陈述,观察讲话者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举止,及时而恰当地进行信息反馈,对讲话者做出反应,以促使讲话者进行全面、清晰、准确地阐述并从中获得有益信息的一种行为过程。

        倾听是一门艺术,不倾听就不能真正交谈。

        倾听的作用主要有:

        (1)倾听是建立与协调关系的重要途径

        倾听可以体现尊重

        倾听可以体现热情

        (2)倾听是获取和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

        要善于倾听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说,只愿说而不愿听,是贪婪的一种形式。善于倾听,是成熟人的最基本的素质。

        倾听主要的技巧有:

        ①要全神贯注,做到?心到?

        ②要用脑子分析对方说主知的真意,做到?脑到?

        ③要适当插话,做到?嘴到?

        ④要适时做笔记,做到?手到?

        5、人际交流的非语言沟通

        人们在沟通中要全方位地发出信息,既有语言的,也有非语言的。非语言沟通领域的权威艾伯特?梅拉比恩认为一次口头沟通的全部含义是?语言占7%,声音占38%,面部表情占55%。?。此话表明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

        非语言沟通,是指用语言以外的非语言符号系统(包括表还必须、体态和行为)进行的信息交流。非误言沟通是人类在语言之外进行沟通进的所有符号。非语言信息是通过身体动用、面部表情、仪表服饰、语言语调等产生而传递出去的。语言在沟通中只起到了方向性或规定性作用,而非语言行为才能准确地反映出话语的真正思想和感情。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在不少情况下,非语言信息体现出明显的真实性

        (2)肢体语言等非语言沟通是十分普遍的沟通方式

        (3)非语言沟通方式影响力很大,有时身体语言比文字和言词更有力量

        (4)身体语言同语言一样也是文化、风俗、习惯的载体

        非语言沟通的类型很多,如面部表情、身体距离、姿势、动用、眼神、声调间量、仪表服饰、身体接解,甚至你所布置的环境等,这里我们主要研究体态语、服饰语和副语言三种类型。

        体态语,又称人体语言、动用语言、行为语或态势语。体太语,顾名思义,是指人的身体状态所表示的信息含义。它是指通过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手段,属于一种伴随语言。服饰语又称物体语言,它主要通过服装以及佩戴品来传递信息。

        服饰在人际沟通中可起到传播信息的功能。服饰相当于一幅活广告,可以传递职业、爱好、社会地位、性情气质、信仰观念、生活习惯及风俗等信息。服务作为一种?语言?,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也能表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至于生活的态度。服饰也是一种文化,它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

        副语言又称?类语言?。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包括口腔中发出的除语言以外的各种声音,如咳嗽、叹息、哭声、笑声等。副语言沟通包括音量、音质、速度、节奏、语调等,是通过非语词的声音、如重音、声调的变化、哭、笑、停顿来实现的。

        人际交往中如何进行沟通

        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

        我们把声音和肢体语言都作为非语言交往的符号,那么人际交往和销售过程中信息沟通就只有7%是由言语进行的。

        步骤/方法

        1、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言语交往。?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成语形象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销售活动中,听者应看着对方,表示关注;而讲话者不宜再迎视对方的目光,除非两人关系已密切到了可直接?以目传情?。讲话者说完最后一句话时,才将目光移到对方的眼睛。这是在表示一种询问?你认为我的话对吗或者暗示对方?现在该论到你讲了?。

        2、衣着。在谈判桌上,人的衣着也在传播信息与对方沟通。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说:?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型,它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衣着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人们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种衣着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和建议要求。

        3、体势。达芬?奇曾说过,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同样,销售与人际往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特定的态度,表达特定的涵义。推销专家认为,身体 的放松是一种信息传播行为。向后倾斜15度以上是极其放松。人的思想感情会从体势中反映出来,略微倾向于对方 ,表示热情和兴趣;微微起身,表示谦恭有礼;身体后仰,显得若无其事和轻慢;侧转身子,表示嫌恶和轻蔑;背朝人家,表示不屑理睬;拂袖离去,则是拒绝交往 的表示。

        4、声调。有一次,意大利著名悲剧影星罗西应邀参加一个欢迎外宾的宴会。席间,许多客人要求他表演一段悲剧,于是他用意大利语念了一段?台词?,尽管客人听不懂他 的?台词?内容,然而他那动情的声调和表情,凄凉悲怆,不由使大家流下同情的泪水。liuxue86.com可一位意大利人却忍俊不禁,跑出会场大笑不止。原来,这位悲剧明星念的 根本不是什么台词,而是宴席上的菜单。

        恰当的自然地运用声调,是顺利交往和销售成功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柔和的声调表示坦率和友善,在激动时自然会有颤抖,表示同情时略为低沉。不管说什么样话,阴阳怪气的,就显得冷嘲热讽;用鼻音哼声往往表现傲慢、冷漠、恼怒和鄙视,是缺乏诚意的,会引起人不快。

        5、礼物的真正价值是不能以经济价值衡量的,其价值在于沟通了们之间的友好情意。当你生日时送你一束鲜花,你会感到很高兴,与其说是花的清香,不如说是鲜花所带来的 祝福和友情的温馨使你陶醉,而自己买来的鲜花就不会引起民如此愉悦的感受。

        在销售过程中,赠送礼物是免不了的,向对方赠送小小的礼物,可增添友谊,有利于巩固彼此的交易关系。那么大概多少钱的东西才好呢?在大多数场合,不一定 是贵重的礼物会使受礼者高兴。相反,可能因为过于贵重,反而使受礼者觉得过意不去,倒不如送点富于感情的礼物,更会使销售对象欣然接受。

        6、时间。在一些重要的场合,重要人物往往姗姗来迟,等待众人迎接,这才显得身份尊贵。然而,以迟到来抬高身份,毕竟不是一种公平的交往,这常会引起对方的不满而影响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往。

        赴会一定要准时,如果对方约你7时见面,你准时或提前片刻到达,体现交往的诚意。如果你8点钟才到,尽管你口头上表示抱歉,也必然会使对方不悦,对方会认为你不尊重他,而无形之中为销售设下障碍。

        7、微笑来自快乐,它带来的快乐也创造快乐,在销售过程中,微微笑一笑,双方都从发自内心的微笑中获得这样的信息:?我是你的朋友?,微笑虽然无声,但是它说出了如下许多意思:高兴、欢悦、同意、尊敬。作为一名成功的销售员,请你时时处处把?笑意写在脸上?。

和同尘光怎么组成成语?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马说》)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二、连词

       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文言文实词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同上)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同上)

       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同上)

       5、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渐渐地)《扁鹊见蔡桓公》

       6、醒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同上)

       7、使人索扁鹊(寻找)(同上)

       8、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同上》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同上)

       12、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13、吾欲之南海,何如(往,到)(同上)

       14、富者曰:“子何持而往?”(凭借,依靠)(同上)

       1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得(还,尚且)(同上)

       16、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同上)

       17、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同上)

       18、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1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同上)

       20、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21、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23、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24、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2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27、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同上)

       28、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29、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31、宾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3、方七百里(面积)(愚公移山)

       34、年且九十(将近)(同上)

       35、杂然相许(赞成)(同上)

       36、寒暑易节(交换)(同上)

       37、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42、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4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同上)

       4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短文两篇.三峡》

       45、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6、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8、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闲 情记趣》

       49、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果如鹤唳去端,怡然称快(愉悦)(同上)

       5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祸害)(更加厉害)《周处》

       52、而年已蹉跎(过时)(同上)

       5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书上的意旨)《五柳先生传》

       54、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就)(同上)

       55、环指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同上)

       56、简箪飘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同上)

       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同上)

       58、水尤清洌(清凉)《小潭石记》

       59、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60、叔尔远逝(忽然)(同上)

       61、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63、悄怆幽遂(深)(同上)

       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65、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时)《观潮》

       66、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去、往)(同上)

       67、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急隐忽现)(同上)

       68、起于齐(出发,动身)《公输》

       69、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明白事理) (同上)

       70、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是这样)(同上)

       7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同上)

       7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73、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74、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同上)

       75、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同上)

       7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道歉)《唐睢不辱使命》

       77、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忙碌的样子)(有时)《短文两篇.山市》

       78、又间令足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去,往)《陈涉世家》

       7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同上)

       80、虽有千里之能(即使)《马说》

       8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驱策,用马鞭子打)(依据,按照,顺着)

       (规律,此处指马的习性、特征)

       8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曾)《始得西山宴游记》

       83、攒蹙累积(重叠)(同上)

       84、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8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记》

       86、云归而岩穴暝(昏暗)(同上)

       87、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同上)

       88、杂然而前陈者(摆列)(同上)

       89、若脱笼之鹄(天鹅)《满井游记》

       90、麦田浅 寸许(曾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同上)

       91、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2、或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

       9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起用)(被举用)(同上)

       9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验)(了解)(同上)

       9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规模)《岳阳楼记》

       9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同上)

       97、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上做官)(不在朝廷上做官)(同上)

       文言文(一词多义)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 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靠(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日)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 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 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通透是什么意思

        A. 成语: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啊

        和光同尘 [ hé guāng tóng chén ]

        解释: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内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容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出自:《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B. 和组成成语是什么

        和风细雨、复

        风和日丽、制

       

        一团和气、

        和颜悦色、

        和睦相处、

        和蔼可亲、

        曲高和寡、

        随声附和、

        和衷共济、

        一唱一和、

        和盘托出、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心平气和、

        和平共处、

        丈二和尚、

        和气生财、

        心和气平、

        心正气和、

        燮和天下、

        抱德炀和、

        地利人和、

        惠风和畅、

        春和景明、

        琴瑟和谐、

        远来和尚好看经、

        埙篪相和、

        玉烛调和

        更唱迭和、

        和光同尘、

        两头和番、

        和蔼近人、

        春风和气、

        群居和一、

        心醇气和、

        和而不唱、

        和隋之珍、

        对着和尚骂贼秃、

        白雪难和、

        浑俗和光、

        和容悦色、

        时和岁丰、

        六亲不和、

        和气致祥、

        调和阴阳、

        此唱彼和、

        讲和通好、

        凤协鸾和、

        鸾凤和鸣、

        阳和启蛰、

        燮和之任、

        鱼水和谐、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雄唱雌和、

        调和鼎鼐、

        和而不同

        C. 类似和光同尘的词语

        和光同尘,出自《老子》:“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光”与“尘”相对,大概内就是光彩、容光明一类的意思.就是让光彩和尘埃一样看待,无贵无贱的意思.《老子》这里是当做自己的学术观点提出的,当然没有贬义.后人或许有人用这个成语形容和稀泥的老好人,赋予了它贬义色彩吧?就跟昨天 我回答的这个问题 一样,很多词语根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它是褒义还是贬义.这种从哲学论述中出来的词语更是这样的.就比如“唯心主义”,这是褒义还是贬义?我会充满鄙视地拿这个词否定别人的论点,而如果在教会,这个词却有可能是聪明的象征.这就是观点不同,对词的理解也不一样.

        D. 成语"和光同尘"出自《道德经》多少章

        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世相同。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出处《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E. 和什么什么尘的成语

和光同尘

        [ hé guāng tóng chén ]?

        解释: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出自:《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示例:休要欺三瞒四,我赵某不是与你~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F. 成语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

        发音hécopy guāng tóng chén

        释义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出处《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示例休要欺三瞒四,我赵某不是与你和光同尘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G. 宪、饮、桑、和、瓢、饭、唳、瓯、尘、风、同、鹤、原、声、枢、光组成成语,

        风声鹤复唳

        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释义制] 唳:鹤叫声。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谢玄传》:“余众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

        瓯饭瓢饮

        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瓯:小盆,指瓢勺之类的饮器。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原指以瓢勺饮水。后用来比喻生活简朴。

        原宪桑枢、

        和光同尘、

        H. 衣,折,公,恶,臂,薄,同,三,食,光,和,尘,组成语

        恶衣薄食、

        折臂三公(晋朝羊祜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

        和光同尘。

        就是这三个成语咯。

        I. 成语XX同X

        不可同日而语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道不同不相为谋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敌忾同仇 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分形同气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凤枭同巢 凤:凤凰,吉祥的象征;枭:恶鸟的象征。神鸟与恶鸟同在一个窝里。比喻好和坏混在一起不分。

        攻守同盟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公诸同好 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和光同尘 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

        兰艾同焚 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戮力同心 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猫鼠同眠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牛骥同皂 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普天同庆 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千里同风 比喻天下太平。

        求大同,存小异 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

        三马同槽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上下同门 上下:指上一辈与下一辈。姑婿与侄婿的互称。

        笙磬同音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十鼠同穴 比喻使集中在一起,一网打尽。

        殊途同归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同袍同泽 袍:长衣服的通称;泽:内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

        同心同德 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吴越同舟 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协力同心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薰莸同器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比喻善恶同处,恶者掩善。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一视同仁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一体同心 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异口同声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异口同音 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异名同实 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异曲同工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

        异途同归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有福同享 幸福来共同分离。

        与民同乐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八纮同轨 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白藋同心 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

        白首同归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百口同声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毕力同心 犹言齐心协力。

        不谋同辞 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

        操戈同室 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

        道不同,不相为谋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分床同梦 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

        分甘同苦 同享幸福,分担艰苦。同“分甘共苦”。

        共贯同条 串在同一钱串上,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脉络连贯,事理相通。

        合胆同心 犹言同心同德。

        胡越同舟 犹言吴越同舟。指关系疏远者,同处危难则相互救助。

        祸福同门 指祸福皆人自取。

        交口同声 犹言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齐心同力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狼羊同饲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李郭同船 以之比喻知已相处。同“李郭同舟”。

        李郭同舟 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连枝同气 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

        率土同庆 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猫鼠同处 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同“猫鼠同眠”。

        猫鼠同乳 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同“猫鼠同眠”。

        牛骥同槽 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同“牛骥同皂”。

        牛骥同皁 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亦作“牛骥同槽”。

        溥天同庆 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

        清浊同流 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

        人神同嫉 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同“人神共嫉”。

        上下同心 上下一心。

        上下同欲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殊方同致 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殊路同归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同“殊涂同归”。

        殊涂同归 本指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比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

        殊涂同会 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殊涂同致 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殊致同归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同“殊涂同归”。

        同德同心 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同声同气 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同“同声共气”。

        枉直同贯 指曲直不分。

        未可同日而语 指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文子同升 指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

        协心同力 思想一致,并同努力。同“协心戮力”。

        熏莸同器 熏:香草;莸:臭草。香草与臭草收藏在同一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

        一辞同轨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一口同声 犹一口同音。

        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

        一脉同气 指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一门同气 指同门兄弟。

        一民同俗 指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心同功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一心同归 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异口同韵 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同“异口同音”。

        异路同归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异涂同归 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幸福共同分享,苦难共同分担。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

        与受同科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玉石同沉 比喻善恶一齐受害。

        玉石同碎 犹玉石俱焚。

        众虎同心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众口同声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众啄同音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J. 同和尘光成语

        和光同尘

        [ hé guāng tóng chén ]

        1. 解释: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回:与尘俗相同答。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2. 出自:《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3. 示例:休要欺三瞒四,我赵某不是与你~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如何更好的与人沟通交流

       通透的意思是清澈透明。

       通透拼音:tōng tòu,意思是通达透彻:凡事见得通透了,自然欢悦。出自唐·韩愈《南山诗》“蒸岚相澒洞,表里忽通透。”常用义为通彻、明白,也用于形容翡翠珠玉等没有杂质,干净透明。

造句

       1、5楼、97平方米、三室两厅、南北向,推荐理由:重点学片,位置安静,采光好,南北通透,房型格局好利用,出房率高。

       2、对小单胞菌膜通透性的影响表明,庆大霉素产生菌质膜通透性的改善能促进庆大霉素的合成和分泌。

       3、当红芒收敛于一点,一滴拇指大小的血珠自江无涯胸口缓缓漂浮起来,色泽虽艳,却并不令人生厌,其中液体流转,通透纯净,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煞是好看。

       4、我们想尽办法去阐释和描绘的东西,前人早就把他说得通透好过千倍万倍,早就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了。所有的事都不是空前绝后。

       5、山间微风肆意,白云朵朵似玉,天空绿的犹如一块翡翠,通透明镜,斜阳高照映着山谷里苍翠欲滴的松柏,美不胜收。

       6、半个手掌大的翡翠,浓绿明艳,没有杂质,把周围灰色的石头都照亮了,虽然不是很通透,但清凉的绿色却能带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这让陆晨不由得沉醉了。

并不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1、面带笑容,语态温和

       所有人都喜欢和面带笑容、语态温和的人谈话,因为他们能从这个人的讲话中听出一种亲切感。

       当跟你聊天的人一直面带笑容时,你是不是会感到一种舒坦;当他的说话语气让你很舒服时,你是不是就有和他继续说下去的冲动。

       2、言谈举止要有礼貌

       与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正所谓君子有礼,要想跟别人有效地进行交谈,就要学会有礼貌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

       3、找到共同话题

       古人说,话不投机半句多,意思就是要与人有效交流,就要找到投机的人,也就是有共同话题的人。所以,跟别人有效交流的重点在于共同话题。

       4、同一个话题不要将太久

       即便是两个人都喜欢的话题,也不要一直在这个话题上不停交流意见,时间长了会让对方感觉到厌烦。

       5、不要谈论别人的伤心事

       如果你知道对方最近有什么比较不好的事情,一定不要在交谈过程中提到此事,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难受。

       6、说话不要带脏字

       有很多人平日里说话不注意,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说话习惯,了解他的人觉得没啥,可是遇到不了解情况的,听到他说话有比较脏的口头禅,就会对这个人做出不好的评价。

       7、勇敢承认错误

       在交流过程中,如果自己出现问题,或者提出的看法不合理,要主动向对方提出抱歉,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比如说“我错了,是我考虑不周。”等话,都很不错的。

别人回答行和好的意思

       1. 羿射不中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

        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

        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 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译文

       

        夏王指着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约一寸的兽皮箭靶对神箭手后羿说:“请射吧!射中了,就送给你万金作为奖赏;射不中,就收回你的千户封邑。”羿听了夏王的话,脸色变化不定,气息急促难平,神情十分紧张。于是弯弓射去,没有射中,第二箭再射,又落了空。

        夏王问付弥仁:“这个后羿,从来都是百发百中,而我今天和他定约了赏罚条件后,他却射不中了,为什么呢?”付弥仁回答道:“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情绪波动影响了他的射技,万金厚赏造成了他的心理包袱。人如果能做到不计较得失,把赏罚置之度外,那么谁都能成为无愧于羿的神箭手了。”

        注释

        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的:靶子

        削:减

        斯:这个

        以:用

        更;再一次

        遗:抛弃

        愧:比。。差

        2含义

        学习或做事时如果顾念得太多,就不会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2. 《不记人过》文言文阅读答案

        1.解释下列句中红色字。

        ①不喜计人过

        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③是小子亦参政耶

        ④同列犹不能平

        ⑤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日 A.同列

        ②蒙正遂止之 B.朝士姓名

        ③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人皆服其量。

        4.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1.答案:①过失②经过③这④还,仍⑤古义:听;今义:嗅。

        ①“过”的解释可以联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人恒过,然后能改”解释为“过失、错误”。②参照①的解析。③“是”在这古汉语中大多不作判断动词讲,而作指示代词,应解释为(……隐藏……)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____________________

        (2)悔不穷问 穷: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3.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1)假装 (2)穷尽

        2、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就制止了他们。

        3、(1)对待别人的不敬和缺点错误,应该像吕蒙正那样宽容大度。

        (2)不应当过分计较和胸襟狭窄,容不下他人。

        翻译:

        吕蒙正相公,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初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朝中官员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而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查问。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吕蒙正则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我不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随便找的

3. 任末好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或依林木之下: 或

        ⑵更以净衣易之: 易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3、任末“非圣人之言不视”对你的启发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⑴ 有时 ⑵ 交换,换

        2、(他)经常说做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来办成事情(成才)呢。

        3、读书要有选择,要选读名人的好书

4. 求初一文言文阅读题(要有答案,不要太难)

        题目: 2006-2007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26%(1-7题) 1、下列各组字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2% A、酝酿(niàng) 滑稽(jī) 洗濯(zhuó) 孪(luán)生 B、梦寐(mèi) 称职(chèn) 赏赐(cì) 嫩芽(rùn) C、诀别(jué) 什物(shí) 笼罩(lǒng) 猝然(cù) D、厄运(è) 虐杀(nüè) 炫耀(xuàn) 匿笑(nì) 2、根据语境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2% 友情,是人生一笔 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 ;是生病时的 ;是跌倒时的真诚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春风。 A 、受益匪浅 逆耳忠言 苦口良药 B、苦口良药 逆耳忠言 受益匪浅 C、逆耳忠言 受益匪浅 苦口良药 D、逆耳忠言 苦口良药 受益匪浅 3、下列作家作品配对有错误的一项是( )2% 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B、《纸船》--谢婉莹--中国 C、《金色花》--泰戈尔--泰国 D、《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 4、语文实践活动:某学校的一位老师,接到一份请他参加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他因病不能出席。

        如果他给大会秘书处写信说明情况,比较得体的一句话是( )2% A 我因病不能参加这次大会,失去了一次学习良机,对此,深感内疚。 B 我因病无法前去参加大会,失去了一次与同行切磋学问的良机,对此深感遗憾。

        C 我因病不能到会,失去了一次学习的绝好机会,对此深感不幸。 D 我因病无法参加这次会议,辜负了你们的美意,对此深感惭愧。

        5、名著阅读题: ①有关《爱的教育》正确的一项是( )2% A、《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所作。 B、《爱的教育》原名《心》。

        C、《爱的教育》书中不仅有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还有他的父母及老师讲的故事。 D、《爱的教育》中《意大利》一文父亲是要教育恩利科要勤俭节约的美德。

        ②写出下列一则寓言的寓意。3% 夏天,将至中午的时候,几个行人晒得很苦,看见一棵阔叶树,就走过去,躺在树荫底下休息。

        他们仰望着阔叶树,彼此议论说:"这树不结果子,对人无用。"阔叶树回答说:"忘恩负义的人,你们正在享受我的恩惠,还说我不结果子,对人无用?" 寓意: 6、古诗文背诵默写题。

        10%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② ,天光云影共徘徊。 ③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④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

        ⑤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⑥辛弃疾在 《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听觉结合写农村夏夜美景的词句是: , 。

        ⑦《〈论语〉十则》中,表达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不亦君子乎? ⑧春节将至,调动你的积累,和大家分享一句完整的写"春"的诗句吧。 , 。

        7、仿造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3%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 ;但是 。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15%(8-11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5% ①期日中( ) ②已去( ) ③引之:( ) ④友人惭( ) ⑤尊君在不( ) 9、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标注两处) 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10.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和" " 两点对答反驳。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

        4% 11、翻译下列的句子。4% 与儿女讲论文义。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三、现代文阅读29%(12-23题) (一)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16%) 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A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

        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 *** 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 )和( )了。

        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B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

5. 求10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 “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 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 ②适 ③弈 ④对 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 ;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 ;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顾 ②悉 ③将 ④诸 ⑤援 2、翻译:善属文 ;②奈何请人 ;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

        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

        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 食客。

        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 ②亦 ③并 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

        ②术士:有。

6.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D “及明帝初”为时间状语,单独成句,其后断句,排除A、B;“肇独曰”这里“肇”为主语,其前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到了明帝初年,参与恭迎的亲近侍从和百官,从侍中崔光以下全都受到加封,封游肇为文安县侯.唯独游肇说道:“儿子继承父亲的地位,是古今的常事,因为这一点而获得加封,将怎么自居?”.(2)C “文中指诸子百家的重要代表作品”错,“经”文中指儒家经典著作.(3)C 张冠李戴,“游肇召集公卿聚会”错,原文为“及元叉废灵太后,将害太傅元怿,乃集公卿会议其事”,应是元叉召集公卿聚会.(4)①见:表被动;以:因为;扶侍:服侍.句子翻译为:游肇谦虚朴素敦厚庄重,温文尔雅受到信任.因为父亲年老,请求辞职服侍.②以:认为;执志:执意;嘉:称赞.句子翻译为:游肇认为自己的名字是孝文帝所赐,执意不肯,高肇十分恨他,宣武称赞他刚正耿直.答案:(1)D(2)C(3)C(4)①游肇谦虚朴素敦厚庄重,温文尔雅受到信任.因为父亲年老,请求辞职服侍.②游肇认为自己的名字是孝文帝所赐,执意不肯,高肇十分恨他,宣武称赞他刚正耿直.参考译文:游肇,字伯始,孝文帝赐给他名.博通经史.孝文初年,担任内秘书侍御中散.皇帝南下亲征,游肇上表劝阻,皇帝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不久迁任太子中庶子.游肇谦虚朴素敦厚庄重,温文尔雅受到信任.因为父亲年老,请求辞职服侍.孝文帝想让他以俸禄供养,于是令他出任本州南安王元桢镇北府长史.南安王去世后,又担任高阳王元雍镇北府长史.游肇为政清廉简约,加以匡正辅佐,历辅二王,很有政绩.因为父去世解除官职.又被任命黄门侍郎,兼侍中,任畿内大使,罢免坏的官员,提升好的官员,赏罚分明. 游肇是位儒者,时常注重礼教,以法度制裁所纠举的,没有一个不是伤风败俗的.他执法仁明公平,断案务求怜悯宽恕.尚书令高肇,是宣武的舅舅,百官畏惧,因为游肇的名字与自己相同,想让他改名.游肇认为自己的名字是孝文帝所赐,执意不肯,高肇十分恨他,宣武称赞他刚正耿直.迁任侍中.梁军的主将徐玄明斩杀其青、冀二州刺史张稷的脑袋,率郁州归附朝廷,朝廷商议派兵赴援,游肇上表认为不应使军队劳累去争夺海岛之地,皇帝不采纳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等到大将军高肇征讨蜀地时,游肇又陈辞请求等待以后图谋,(皇帝)又没有采纳. 明帝登位后,升任相州刺史,有很好的政绩.游肇处理政事不是很快决断,主管者与谘呈官往返多次,一定穷究事情之理,然后下笔处理.尽管宠贵权势请托,他始终不屈服,正直无邪的节操,为当时人敬服.到元叉废黜灵太后时,将加害太傅元怿,于是召集公卿聚会商议此事.在那时,群官没有不失态变脸色顺从元叉旨意的,唯独游肇高声发言,认为不行,元怿终究没有下到官署处理.去世,谥号文贞公.游肇外表宽缓柔和,内心刚强正直,特别爱好儒家典籍经传,手不释卷.通晓《周易)《毛诗》,尤其精通《三礼》.写有《易集解》,撰写《冠婚仪》《白硅论》,诗赋表启共七十五篇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文章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游肇谦虚廉洁不争逐,曾经撰写《儒巷》,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他清贫寡欲,生活来源凭借俸禄罢了.游肇任廷尉时,宣武曾经命令游肇,希望(他对罪犯)有所减罪宽恕,游肇执意不听从,说:“陛下自能宽恕(他们),怎能命令我徇情枉法呢!”他坚持己见就像这样.到了明帝初年,参与恭迎的亲近侍从和百官,从侍中崔光以下全都受到加封,封游肇为文安县侯.唯独游肇说道:“儿子继承父亲的地位,是古今的常事,因为这一点而获得加封,将怎么自居?”坚决推辞不接受.评论者推崇他.。

7. 扇不在新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庾稚恭为荆州,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

        曰:"柏梁云构,

        先居其下;管弦繁奏,钟、夔先听其音。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译文:庾稚恭任荆州刺史时,晋献给晋武帝(

        )一把羽毛扇,武帝怀疑是旧的。

        说:"柏梁台高

        丽,需要

        从底下把它建起来;关弦繁复的旋律,需要

        和夔那样的乐师先检听它们的声音。稚恭献上的扇子,因为是好的,而不因为是新的。"庾稚恭后来听到这件事,说:"

        这个人适合在皇帝的左右。

8. 文言文《扇不在新》阅读答案大全

        原文

        庾稚恭为荆州,以毛扇上武帝,武帝疑是故物①。侍中刘劭曰:“柏梁云构,工匠先居其下②;管弦繁奏,钟、夔先听其音③。稚恭上扇,以好不以新。”庾后闻之,曰:“此人宜在帝左右。”

        注释

        ①“庾稚”句:按《晋书》载,献扇一事出于庾稚恭的哥哥庚怿。庚怿任豫州刺史,曾把白羽扇献给晋成帝。毛扇,羽毛扇。据说原产于江南,后来才传入中原一带,所以能进献给皇帝

        ②柏梁:柏梁台,汉武帝所筑,在长安城。云构:高耸入云的建筑;大厦

        ③管弦:乐器。管指管类乐器,弦指弦类乐器。钟。夔(kuí):钟子期和夔,这里指代懂得鉴赏的音乐家。钟子期是春秋时楚人,善听音乐。伯牙弹琴时,意在高山或流水,钟子期都能领会。夔是舜时的乐官。按:这两句说明新的也是旧的。

        翻译

        庾稚恭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向晋武帝进献羽毛扇,武帝怀疑是用过的。侍中刘劭说:“柏梁台那样高大的楼台,是工匠先处在里面;管弦齐奏,也是知音的人和乐工们先审察它的音。稚恭进献扇子,是因为它好,不是因为它新。”庾稚恭后来听说这件事,便说:“这个人适合在皇帝身边。”

9.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②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③。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④。”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⑤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⑥,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⑦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⑧,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⑨。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1993年上海古籍版)

        [注释]

        ①孔融字文举,东汉末鲁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对曹操多非议,为其所杀。

        ②李膺字元礼,东汉末清议领袖之一

        ③俊才:才智出众的人。清称:指有名望的人。中表:指与姑母、舅母子女之间的亲戚关系。通:通报,传达。

        ④府君:汉代人称太守为府君。李府君,指李元礼。

        ⑤君:您,表尊称。仆:我,表谦称。

        ⑥先君:先人。指前辈,祖先。仲尼:孔子字仲尼。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师资:老师。孔子曾向老子请教。

        ⑦奕世:累世。通好:通家之好,汉魏以师友为通家。

        ⑧了了:聪明伶俐。

        ⑨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一)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人以其语语之

        ②大未必佳

        ③韪大踧踖

        (三)孔文举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四)试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一)我君仆其

        (二)①前者是名词,话语;后者是动词,告诉 ②长大 ③很

        (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又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不佳”,来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其实这个命题并不正确,孔文举在诡辩。

        (四)提示: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

        陈韪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孔融说这话的反击方法是什么?

        孔文举以后未必聪明;陈韪现在很一般;反击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李元礼的家里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大家对年仅十岁的孔融竟能这样博学和随机应变感到惊奇。

        正在这时一个叫陈韪的人来拜访李元礼。陈韪也是一名有些名气的学者。在座的宾客就将孔融刚才的表现告诉他。谁知陈韪却不以为然,当着孔融的面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先生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言下之意,陈韪是一个庸才。陈韪被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趣味题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拜访李元礼。在座的宾客对孔融的博学和随机应变都感到惊奇,而陈韪却不以为然,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我想陈先生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听后半天说不出话来。(《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让陈韪如此的难堪?

        陈韪现在很一般,是个庸才。

        [点拨]陈韪说孔融以后未必聪明;孔融反击方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什么什么通什么是四字成语大全

       别人回答行和好都是基本同意的意思,行吧有点牵强,嘴上同意,心里略有勉强。好吧是嘴上同意,心里不怎么反对。好的是嘴巴和心里都十分满意,是最满意的答复

       一般来说行吧好吧,这个语气很难分辨,比如说你是询问的语气,你说行吧好吧,那这个就是询问的语气,那如果说是回复的语气,就是陈述句的时候行吧好吧,那是表示很无奈地接受,所以这行吧,和好吧,这个语气上还区别还是比较大的,要结合说话的时候的语调声速,来分辨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此,别人回答行和好要视情况而定,根据语境判断别人说的行和好的意思。

       1. 第四个字是通的成语

        八面圆通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博识多通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财运亨通 亨:通达,顺利。发财的运道好,赚钱很顺利。

        触类旁通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大显神通 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

       

        官运亨通 官运:官场中的运气。亨通:顺利。指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呼吸相通 比喻认识一致,利害相关。

        豁然贯通 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声气相通 彼此串通,互通消息。

        水泄不通 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

        万事亨通 亨通:通达顺利。一切事情都很顺利。

        文理不通 指文章在词句和内容方面都行不通。

        无师自通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无所不通 通:通晓。没有什么不通晓。形容知道的东西很多。

        息息相通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窍不通 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触类而通 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狗屁不通 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简要清通 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

2. 带通字通字的成语有哪些

        绝地天通、四通八达、通力合作、通时达变、通行无阻、达权通变、融汇贯通、通身是胆、通衢大邑、通元识微、通文调武、一点犀通、官运亨通、不通文墨、通衢越巷、通幽洞冥、声气相通、通今博古、目达耳通、通宵守夜、通达古今、风通道会、旁通曲鬯、首尾贯通、通风讨信、通邑大都、淹会贯通、通风报讯、血脉相通、无师自通 通脱不拘、通都大邑、通前彻后、一念通天、博通经籍、通儒硕学、声入心通、通衢广陌、一脉相通、达士通人、神通游戏、融释贯通、通衢大道、通文达理、串通一气、通忧共患、水泄不通、通共有无、融会通浃、通天彻地、格古通今、通前至后、通观全局、里通外国、触类而通、通计熟筹、财运亨通、通天达地、互通有无、通宵彻旦 累世通家、通才硕学、文通残锦、万事亨通、识时通变、粗通文墨、通上彻下、通才达识、通功易事、通情达理、钱可通神、豁然贯通、通古达变、六通四辟、通变达权、老练通达、通宵彻夜、通南彻北、时运亨通、不通水火、目交心通、通文达礼、四通辐辏、八面圆通、各显神通、狗屁不通、指通豫南、书通二酉、简要清通、高步通衢 讲和通好、亘古通今、通险畅机、通宵彻昼、通古博今、通风报信、旁通曲畅、累世通好、四通五达、手眼通天、通宵达旦、通都大埠、通时合变、通前澈后、音与政通、应权通变、有无相通、通儒达识、通书达礼、通商惠工、大显神通、通权达变、触类旁通、披古通今、通权达理、曲径通幽、谈圆说通、乌鹊通巢、知书通礼、通今达古 文理不通、博古通今、通文达艺、六通四达、畅通无阻、通都巨邑、融液贯通、通儒达士、通俗易懂、敌国通舟、下情上通、融会贯通、广大神通、通同一气、呼吸相通、通真达灵、通人达才、思睿观通、通达谙练、通家之好、政通人和、通幽洞微、通同作弊、竹径通幽、脉脉相通、通无共有、神通广大、水泄不通、消息灵通、通幽动微 通幽洞灵、通工易事、不通世务、通首至尾、一窍不通、透古通今、水楔不通、密不通风、时通运泰、硕学通儒、通文知理、无所不通、通材达识、息息相通、贯通融会、通才练识、通时达务、一通百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什么有什么有

        1、有声有色:有意义;精彩。形容说话、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样子 。

        2、有板有眼:有板有眼是一个成语,指说话,做事很有条理;或指说话的样子、语气有模有样。 用法:一般把做事稳妥、不毛糙,或者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称作“有板有眼”。 成语原意:指戏曲,明王骥德《曲律》:“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3、有理有据:理,这里取意为: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所谓理直气壮。

        据,取根据、凭据之意。

        有理有据:这样说或这样做是有理由、有根据的(不是胡说八道)。

4. 四字成语大全500个

        1、行尸走肉、金蝉脱壳、百里挑一、金玉满堂、背水一战、霸王别姬、天上人间、不吐不快、海阔天空、情非得已、满腹经纶、兵临城下、春暖花开、插翅难逃、黄道吉日、天下无双、偷天换日、两小无猜、卧虎藏龙、珠光宝气、簪缨世族、 *** 、绘声绘影、国色天香、相亲相爱、八仙过海、金玉良缘、掌上明珠、皆大欢喜、逍遥法外、生财有道、极乐世界、情不自禁、愚公移山、魑魅魍魉、龙生九子、精卫填海、海市蜃楼、高山流水、卧薪尝胆、壮志凌云、金枝玉叶、四海一家、穿针引线、无忧无虑、无地自容、三位一体、落叶归根、相见恨晚、惊天动地、滔滔不绝、相濡以沫、长生不死、原来如此、女娲补天、三皇五帝、万箭穿心、水木清华、窈窕淑女、破釜沉舟、天涯海角、牛郎织女、倾国倾城、飘飘欲仙、福星高照、妄自菲薄、永无止境、学富五车、饮食男女、英雄豪杰、国士无双、塞翁失马、万家灯火、石破天惊、精忠报国、养生之道、覆雨翻云、六道轮回、鹰击长空、日日夜夜、厚德载物、亡羊补牢、万里长城、黄金时代、出生入死、一路顺风、随遇而安、千军万马、郑人买履、棋逢对手 叶公好龙、后会无期、守株待兔、凤凰于飞、一生一世、花好月圆、世外桃源、韬光养晦、画蛇添足、青梅竹马、风花雪月、滥竽充数、总而言之、没完没了、欣欣向荣、时光荏苒、差强人意、好好先生、无懈可击、随波逐流、袖手旁观、群雄逐鹿、血战到底、唯我独尊、买椟还珠、龙马精神、一见钟情、喜闻乐见、负荆请罪、三人成虎 河东狮吼、程门立雪、金戈铁马、笑逐颜开、千钧一发、纸上谈兵、风和日丽、邯郸学步、大器晚成、庖丁解牛、甜言蜜语、雷霆万钧、浮生若梦、大开眼界、汗牛充栋、百鸟朝凤、以德服人、白驹过隙、难兄难弟、鬼哭神嚎、声色犬马、指鹿为马、龙争虎斗、雾里看花、男大当婚、未雨绸缪、南辕北辙、三从四德、 *** 、高屋建瓴 阳春白雪、杯弓蛇影、闻鸡起舞、四面楚歌、登堂入室、张灯结彩、而立之年、饮鸩止渴、杏雨梨云、龙凤呈祥、勇往直前、左道旁门、莫衷一是、马踏飞燕、掩耳盗铃、大江东去、凿壁偷光、色厉内荏、花容月貌、越俎代庖、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缘木求鱼、再接再厉、马到成功、红颜知己、赤子之心、迫在眉睫、风流韵事、相形见绌 诸子百家、鬼迷心窍、星火燎原、画地为牢、岁寒三友、花花世界、纸醉金迷、狐假虎威、纵横捭阖、沧海桑田、不求甚解、暴殄天物、吃喝玩乐、乐不思蜀、身不由己、小家碧玉、文不加点、天马行空、人来人往、千方百计、天高地厚、万人空巷、争分夺秒、如火如荼、大智若愚、斗转星移、七情六欲、大禹治水、空穴来风、孟母三迁 绘声绘色、九五之尊、随心所欲、干将莫邪、相得益彰、借刀杀人、浪迹天涯、刚愎自用、镜花水月、黔驴技穷、肝胆相照、多多益善、叱咤风云、杞人忧天、作茧自缚、一飞冲天、殊途同归、风卷残云、因果报应、无可厚非、赶尽杀绝、天长地久、飞龙在天、桃之夭夭、南柯一梦、口是心非、江山如画、风华正茂、一帆风顺、一叶知秋 草船借箭、铁石心肠、望其项背、头晕目眩、大浪淘沙、纵横天下、有问必答、无为而治、釜底抽薪、吹毛求疵、好事多磨、空谷幽兰、悬梁刺股、白手起家、完璧归赵、忍俊不禁、沐猴而冠、白云苍狗、贼眉鼠眼、围魏救赵、烟雨蒙蒙、炙手可热、尸位素餐、出水芙蓉、礼仪之邦、一丘之貉、鹏程万里、叹为观止、韦编三绝、今生今世 草木皆兵、宁缺毋滥、回光返照、露水夫妻、讳莫如深、贻笑大方、紫气东来、万马奔腾、一诺千金、老马识途、五花大绑、捉襟见肘、瓜田李下、水漫金山、苦心孤诣、可见一斑、五湖四海、虚怀若谷、欲擒故纵、风声鹤唳、毛遂自荐、蛛丝马迹、中庸之道、迷途知返、自由自在、龙飞凤舞、树大根深、雨过天晴、乘风破浪、筚路蓝缕 朝三暮四、患得患失、君子好逑、鞭长莫及、竭泽而渔、飞黄腾达、囊萤映雪、飞蛾扑火、自怨自艾、风驰电掣、白马非马、退避三舍、三山五岳、称心如意、望梅止渴、茕茕孑立、振聋发聩、运筹帷幄、逃之夭夭、杯水车薪、有的放矢、矫枉过正、睚眦必报、姗姗来迟、一鸣惊人、孜孜不倦、一马平川、入木三分、沆瀣一气、天伦之乐 兄弟阋墙、藕断丝连、心猿意马、想入非非、盲人摸象、眉飞色舞、三教九流、高楼大厦、锲而不舍、过犹不及、狗尾续貂、斗酒学士、高山仰止、形影不离、小心翼翼、返璞归真、见贤思齐、按图索骥、枪林弹雨、桀骜不驯、遇人不淑、道貌岸然、名扬四海、虚与委蛇、门可罗雀、水落石出、不卑不亢、无法无天、拔苗助长、大快朵颐 因地制宜、单刀直入、时来运转、天方夜谭、一蹴而就、踌躇满志、战无不胜、插翅难飞、图穷匕见、鬼话连篇、亢龙有悔、望洋兴叹、爱屋及乌、惊鸿一瞥、风华绝代、名胜古迹、如履薄冰、持之以恒、潜移默化、昙花一现、巫山云雨、狡兔三窟、栉风沐雨、骇人听闻、断章取义、曲突徙薪、谢天谢地、脱颖而出、垂帘听政、一马当先 不耻下问、不。

5.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上什么下什么

        上谄下渎 谄:奉承;渎:轻慢,亵渎。奉承上级,轻慢下属。

        上窜下跳 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上好下甚 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上漏下湿 上:指屋顶;下:指地面。形容房屋破旧,不能蔽风雨。

        上情下达 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上行下效 效:仿效,跟着学。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上援下推 上面牵引下面推。比喻推荐引进。

        上烝下报 烝:晚辈男子和长辈女子通奸;报:长辈男子与晚辈女子通奸。泛指男女 *** 。

        上智下愚 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上和下睦 指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上陵下替 指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同“下陵上替”。

        上嫚下暴 指君上骄慢,下民 *** 。同“上慢下暴”。

        上慢下暴 指君上骄慢,下民 *** 。

        上勤下顺 勤:勤奋。顺:顺从,服从。作领导的勤奋工作,下面的人就会顺从他的领导。

        上替下陵 指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同“下陵上替”。

        上溢下漏 指上富下贫。

        上蒸下报 泛指 *** 的性行为。

6. 四字成语大全带解释

        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

        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不肖子孙 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才德兼备 才:才能。德:品德。

        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才高行厚 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称德度功 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出口入耳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类拔萃 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德才兼备 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

        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德高望重 德:品德;望:声望。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言容功 德:妇德,品德。

        言:言辞。容:容貌。

        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砥砺琢磨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

        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妒能害贤 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

        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妒贤嫉能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

        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

        高山仰止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怀瑾握瑜 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积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嫉闲妒能 嫉、妒: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敬老尊贤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

        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酒色财气 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泛指各种不良品德、习气。

        举善荐贤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年高德劭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弄璋之喜 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青天白日 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万古长存 万古:千秋万代。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

        握瑜怀瑾 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衣冠禽兽 穿戴着衣帽的禽兽。

        指品德极坏,行为象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玉洁松贞 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

        形容品德高尚。 知人善任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

        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至人无梦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抱宝怀珍 怀:藏有。

        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冰壸秋月 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朝阳鸣凤 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大雅君子 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

        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德浅行薄 行:德行、品行。指品德、操行浅薄。

        德容兼备 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兼备:都具备。

        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 德容言功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德言工容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妒贤疾能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同“妒贤嫉能”。 孚尹明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同“孚尹旁达”。 高才大德 高才:有杰出的才能。

        大德:有极高尚的品德。才能和品德都很好。

        孚尹旁达 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高山仰之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古圣先贤 圣:品德智慧极高。贤:有才能有道德。

        古代的圣人贤者。 桂折兰摧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好生之德 好生:爱惜生灵。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

        怀真抱素 真:纯真。素:质朴的本色。

        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亦作“怀质抱真”。

        怀质抱真 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质朴无华。同“怀真抱素”。

        嫉贤妒能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敬老怜贫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

        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敬老恤贫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

        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怜贫敬老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

        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品学兼优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使贤任能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呷醋节帅 此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节操的典实。

       好了,关于“讲和通好的意思是什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讲和通好的意思是什么”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